6月20日,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。论坛以“共建中国的世界级湾区”为主题,由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、“一国两制”研究中心主办,腾讯公司承办,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、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指导。
“粤港澳大湾区会成为一个竞争力非常强的引擎,引领周边城市发展,也将为香港发展带来新的契机。”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,未来香港将更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无阻。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表示,澳门将把握机遇,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,合力将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湾区。
与会专家表示,粤港澳大湾区可谓手握“几副好牌”,集软件、硬件和服务优势三位一体。在世界已有数个成熟湾区的前提下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注意四个方面:直面解决世界级问题、告别赶超思维、注重体制作用和强调“浓度为王”。
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:
大湾区建设要打好手里“几副好牌”
“人们通常用‘抓了一副好牌’形容优势,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是抓了‘几副好牌’!”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,粤港澳是集软件、硬件和服务优势三位一体。
他解释,过去的20年中,在这三个方面整个大湾区培育了华为、中兴、格力、顺丰、大疆等一大批领军企业,为未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“我们手上的这几副好牌恰恰反映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——软件、硬件、服务缺一不可。粤港澳如果能把这三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,将大有可为。”
马化腾还提出三点建议:发展大湾区要更重视发展科技,要鼓励创新的氛围,粤港澳三地要建立常态协调机制。他表示,最近半年全球市值前十大企业排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过去基本上除了能源就是金融,但最近的Top10中有7家是科技公司,其中两家是来自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巴巴?!耙虼耸紫纫厥臃⒄箍萍?。我们希望主动向国家争取政策,也希望国家给予大湾区更好的支持,能够让大湾区成为内地企业‘走出去’的窗口,也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、作为“引进来”的重要桥梁。其次,大湾区要有鼓励创新的氛围,要搬大树,引凤凰。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,吸引更多的科企与高校进行合作,让人才有用武之地。最后建议粤港澳三地政府建立常态的协调机制。针对高端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和改善服务措施,联合推出‘湾区人才计划’?!甭砘谒怠?/p>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:
大湾区要更多考虑怎么“领跑”
“最近发布的‘全球创新指数’中,中国排第22名,比去年前进了3个名次。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表示,创新关键在于“密度”和“浓度”。想创新要做到三点:第一要有宽容度,容忍新的想法,不能嘲笑更不能压制这些新的想法。第二要注重充分的互动或者说“浓度”。第三要动脑和动手并存,只有动脑和动手高密度聚到一起,想法才能变成产品。
在世界已有数个成熟湾区的前提下,周其仁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四点建议:要直面世界级问题、告别赶超思维、注重体制作用、强调“浓度为王”。
他表示,要告别赶超思维?!吧钲诤拖愀鄣姆⒄怪砸俗⒛?,因为它们不是追赶思维,而是创造条件去探索和‘闯’的结果。只有追赶思维不可能走到前列去?!敝芷淙式ㄒ?,中国的创新,已经到了“跟着跑”“并排跑”和“领跑”要并存的阶段。粤港澳大湾区更多要考虑怎么能“领跑”,从这个制高点出发来讨论。同时,打造世界级的大湾区时,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。
最后他再次强调:“所有要素齐了以后要增加‘浓度’,增加互动。没有一个地方成功的案例是孤立起来搞成的,都要综合利用所有的长处?!彼虮确匠疲骸耙诖笸迩乙还葱虑龀さ呐ㄌ?。首先要找优质材料,它们不完全在锅里产生,而是要全世界找。第二,有好材料要放在一起,有持续的温度,不是一把火就可以,热量不能断才能促进分子之间持续的交换,营养才能到汤里?!?/p>
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:
实现向城市群转型和向科技中心转型
论坛上,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发布了《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: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湾区》报告。作为该报告联合课题组负责人,樊纲表示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解决两大转型:一是从单一的城市向城市群转型;二是从原来金融中心(以香港为代表)、服务业中心、制造业中心向科技中心转型,产生更多的科技创新和创造。
他分析,互联互通是发展城市群非常重要的方面,让大家享受同一个城市群里面的各种设施和服务,使人的流动更加顺畅;同时要积极推进科技方面的创新,实现城市功能的各种转型。
“我们这个区域有高收入的香港、澳门区域,也有相对中等收入深圳等珠三角城市,也有相对收入较低的内陆城市,这种梯度差异反而能成为一种优势。”樊纲表示,粤港澳大湾区或者说城市群并不是互补的概念?!白詈玫陌旆ㄊ谴蠹一旌掀鹄?,聚在一起互相碰撞,优质要素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,真正有机结合到一起,才是真正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的概念。因此,大湾区是共同发展的概念,聚集在一起共同实现科技创新和城市转型?!?/p>
对于如何突破和创新,他建议充分发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先行先试的作用,与香港和澳门优势结合起来,率先探索改革措施,成功经验再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推广。
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李泽湘:
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在于人才
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抓住核心,核心就是人才,培养人才的核心是要建设新型的大学?!毕愀劭萍即笱У缱佑爰扑慊こ萄到淌诶钤笙娣窒砹俗约旱娜觥靶∧勘辍?。
首先是成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?!跋M馨压獾挠判闳瞬牛较愀刍蛏钲谡饫锢?,培养相当规模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人才,并通过一个个行业的融合,为我们的工业4.0或者说再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?!?/p>
李泽湘说,第二个小目标是建设港深莞智能芯片协同创新和产业化中心?!霸谖蠢词蕉辏颐墙谢嶂匦露ㄒ逯悄芟低?、智能终端,从而有可能带动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智能传感器、智能芯片等发展。香港、深圳、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很多城市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充分联合起来?!?/p>
最后,他表示,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?!拔颐怯幸恍┐笱г诼畚姆⒈淼呐琶淮?,但科研成果和产业结合度还不够。新型的创业人才需要把不同的知识整合起来。希望能够利用香港灵活的机制,建立一所大湾区的‘斯坦?!亲⒅嘏嘌葱麓匆滴幕腿瞬诺男滦痛笱?。”李泽湘说。
?20日,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举行。 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
?